01
1970-01
关于举行第四届“工程创客行”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



关于举行第四届“工程创客行”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
各部门、各单位:
为进一步深化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根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举办第四届重庆市“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暨全国大赛选拔赛的通知》(渝教高函〔2018〕73号)精神,定于2018年5月至6月举行学校第四届“工程创客行”创新创效创业大赛暨第四届重庆市“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选拔赛,现将大赛相关安排通知如下,请各部门、各单位按照通知开展好大赛相关组织工作:
一、大赛主题
勇立时代潮头敢闯会创 扎根中国大地书写人生华章
二、大赛目的
旨在深化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综合改革,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力军;鼓励学生扎根我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
重在把大赛作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切实提高高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努力成为德才兼备的有为人才。推动赛事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形成。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努力形成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新局面。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推动学院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
三、组织机构
(一)大赛组委会
主 任:易俊、张进
副主任:唐继红、吴再生
成员:张君维、黄福盛、詹善兵、李天和、张洪冲、叶正泉、各二级学院院长、学工委委员
1.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兰天键任主任,成员为邓舒丹、丁晓亮、曾云、孙小恒、邬东洋、周瑾、何进、朱晓。
办公室职责:组织大赛开幕式、复赛、决赛、闭幕式,负责制定比赛方案和评选办法。
2.成立宣传报道组:张洪冲任组长,成员为马智萍、钟世潋、刘洪梅、林晓群。
3.各二级学院设竞赛领导小组:组长由各二级学院院长和学工委委员担任,成员为团总支书记兼学生科科长、各教研室主任。
竞赛领导小组职责:组织校内初赛,确定评比标准及训练、初赛日程;负责竞赛组织工作,包括场地与工作人员安排、器材准备、经费预算等。
(二)主办单位
创新创业学院、科技处、宣传部
(三)承办单位:矿环学院
四、参赛对象
在校全日制学生,毕业5年内的我校毕业生
五、大赛时间
2018年5月至6月
六、大赛赛程
(一)5月11日前,各二级学院举行初赛,征集项目并安排指导老师指导。 5月18日前各二级学院向团委按类别提交申报书(附件2)纸质档、电子档以及其他报名表注明必须提交的佐证材料。每个学院应至少征集不低于10件创新创业类初赛作品,提交不低于5件创意类项目作品或科学实验、社会调研论文类项目初赛作品。并在创新、创业、就业类项目中推荐3件未来1-2年内重点培育的由专门指导教师指导的在校学生创业类项目或已完成创新培育,可转化为创业项目的创新类项目或毕业5年内学生创办的创业效果较好的就业型创业类项目,以及在创意类项目作品或科学实验、社会调研论文类项目初赛作品中推荐2件较好的项目,填写汇总表(附件1)一并报送至团委。
(二)5月25日之前,由团委牵头承办单位组织专家进行书面评审,并根据各二级学院提交的作品质量选拔部分项目进入复赛并反馈评审意见。
(三)5月28至6月1日,各复赛参赛作品完成修改,再次向团委提交作品,由团委牵头承办单位组织预审决定进入决赛的参赛作品。决赛参赛作品通过现场PPT、实物或视频展示、答辩决出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其余进入复赛的作品获优秀奖。决赛时间为6月8日前,具体另行通知。决赛胜出的优秀作品推荐参赛市级“创青春”、“互联网+”、“挑战杯—彩虹人生”等创新创业大赛。
七、大赛项目及考察重点
(一)创意类项目。全日制在校生参加。该竞赛作品主要通过图文介绍展示具有可行性的创意,包括工农业产品、视觉效果、商业或公益服务等各行各业的金点子,其中涉及发明创造的产品,必须与我院所设专业相关。重点考察参赛作品的新颖性、可行性和市场前瞻性。
(二)创新设计类项目。全日制在校生参加。该竞赛作品主要通过详细、科学的图文材料或模型展示具有科学性的创新设计,包括发明创造、工业产品外观设计、生产工艺革新或工作流程优化等工农业生产或商业服务的具体设计。重点考察参赛作品的新颖性、科学性和市场前瞻性。
(三)创业计划类项目。全日制在校生参加。该竞赛作品以创业计划书的形式体现,申报类型限互联网+形式的现代农业、制造业、信息产业、商务服务、公共服务、公益领域及学校其他相关专业的创业。重点考察参赛作品的聚焦点、市场分析过程和项目转化能力。作品既要体现创业计划的规范性、科学性, 也要注重创新性、生活性和可操作性, 尤其要体现出创业的可行性、市场分析、同类行业竞争力等内容,鼓励选手提交结合本专业的互联网+技能创业计划。
(四)科学实验、社会调研论文类项目。全日制在校生参加。以自然科学实验、调查报告为主要形式,就当前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焦点、难点等问题提出独特见解和理性建议, 侧重于发现并提出问题后的解决方案。项目重点考察参赛作品在科学实验、社会观察方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系统性、科学性。作品内容不限,涵盖电子、机械、生物等自然科学和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等所有人文科学领域, 主报告字数原则上要求在3000至5000字。申报时须从选题背景、调查对象、调查/实验方法、调查/实验工具、调查/实验程序、数据分析、问题总结、对策建议等方面,客观地反映出选题的真实状况,并将调查/实验工具及部分调研/实验数据作为附录材料上报。调研/实验数据必须真实有效,严禁杜撰。
(五)就业型创业类项目。全日制在校生,毕业5年内的我校毕业生参加,要求如下:
参赛项目在2018年5月31日前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参赛申报人须为企业法人代表,且为本校在校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2013年之后毕业的专科生)。企业法人在2018年1月1日之日后变更为本校在校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的不予认可。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参赛项目的股权结构中,参赛成员合计不得少于1/3。对于科技成果转化的项目,允许将拥有科研成果的老师的股权合并计算,合并计算的股权不得少于50%(其中参赛成员合计不得少于15%)。
八、参赛方式及作品要求
(一)报名。学生下载该比赛通知及报名表(附于通知后),按照报名表要求填写好表格,准备好表格要求的其他佐证材料,并在各二级学院初赛作品征集结束前提交各二级学院团总支。
(二)作品要求。
1.作品必须保证是原创,且与团队中半数以上学生所在学院专业相关,除就业型创业类项目外,创作时间不得早于2017年(创新转化为创业的作品,创新作品的创作时间不受此限);
2.作品应查询并关注国家、重庆、江津的重点发展行业,并突出“互联网+”主题,即在作品设计中必须考虑作品的互联网功能。作品须重点关注的行业领域包括:
(1)“互联网+”现代农业,如江津富硒农产品、生态农业产品等;
(2)“互联网+”制造业,包括智能硬件、先进制造、工业自动化、节能环保、新材料等;
(3)“互联网+”信息技术服务,包括工具软件、社交网络、媒体门户、企业服务等;
(4)“互联网+”文化创意服务,包括广播影视、设计服务、文化艺术、旅游休闲、艺术品交易、广告会展、动漫娱乐、体育竞技等;
(5)“互联网+”商务服务,包括电子商务、消费生活、金融、财经法务、房产家居、高效物流等;
(6)“互联网+”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培训、医疗健康、交通、人力资源服务等;
(7)“互联网+”公益创业,以社会价值为导向的非盈利性创业。
3.作品没有在往届“工程创客行”创新创效创业比赛中获一等奖的经历,但在获得一等奖的创新设计类作品可转换为创业作品参加比赛;
4.参赛人员原则上以团队形式参赛,允许跨校组建团队,团队实际负责人或法人代表必须是本校学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团队人数不少于3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成员。参赛团队所报参赛创业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项目,不可借用他人项目参赛。个人申报参赛的,须承担作品80%以上的研发工作。
九、奖项设置及奖励
大赛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优秀指导教师奖、优秀组织奖。其中,获创意类比赛一等奖的作品给予500元的奖励,二等奖作品给予400元奖励,三等奖作品给予300元奖励。其余类别比赛的一等奖作品给予1000元专项扶持奖励,二等奖作品给予800元奖励,三等奖作品给予500元奖励。创意类比赛获奖作品的创意将收归学校并由学校在校内发布,供有相关研发能力的师生创新创业团队选择立项或由具有研发能力的创意团队直接立项研发。创新设计和创业计划类比赛一、二等奖获奖项目可直接入驻学校创新创业中心或对应学院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基地,并由对应二级学院指派专门的指导教师指导,其项目孵化方案及预算经创新创业学院批准后,纳入创新创业专项经费支出。其中创业计划作品转化创业企业的,给予3000元的一次性资助;创新设计作品可申请最高5万元的研发资金支持。其余获奖项目由创新创业学院择优深入扶持。
十、工作要求
各部门、各单位须高度重视此次比赛,广泛宣传和组织动员学生参赛,认真组织初赛,选拔优秀项目,指派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努力推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取得新成就。本次比赛的参赛组织情况和作品进入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市级以上比赛的获奖情况列入二级学院学生工作和教学工作年度考核。
附件1:2018年学生创新创业重点培育项目推荐汇总表
附件2: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第四届“工程创客行”创新创效创业大赛暨第四届重庆市“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选拔赛作品申报书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学院
2018年3月29日
附件1
2018年学生创新创业重点培育项目推荐汇总表
学院: 联系人: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1项目类型: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创业实践项目;
2. 项目其他成员信息填写格式(姓名/学号):如成员1/2014001,成员2/2014002,成员3/2014003,注意:逗号请用英文状态下的格式填写;
3. 指导老师姓名、职称:若有多个指导老师,请以英文状态下的逗号隔开,职称和老师姓名对应并用英文状态下逗号隔开;
4. 项目所属一级学科:3位代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简表(国家标准GB/T 13745-2009)填写;
(110数学,120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140物理学,150化学,160天文学,170地球科学,180生物学,190心理学,210农学,220林学,230畜牧兽医科学,240水产学,310基础医学,320临床医学,330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340军事医学与特种医学,350药学,360中医学与中药学,410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413信息与系统科学相关工程与技术,416自然科学相关工程与技术,420测绘科学技术,430材料科学,440矿山工程技术,450冶金工程技术,460机械工程,470动力与电气工程,480能源科学技术,490核科学技术,510电子与通信技术,520计算机科学技术,530化学工程,535产品应用相关工程与技术,540纺织科学技术,550食品科学技术,560土木建筑工程,570水利工程,580交通运输工程,590航空航天科学技术,610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620安全科学技术,630管理学,710马克思主义,720哲学,730宗教学,740语言学,750文学,760艺术学,770历史学,780考古学,790经济学,810政治学,820法学,830军事学,840社会学,850民族学与文化学,860新闻学与传播学,870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880教育学,890体育科学,910统计学)
2018年学生创新创业重点培育项目推荐汇总表
学院: 联系人: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项目负责人姓名 | 项目负责人学号 | 参与学生人数 | 项目其他成员信息 | 指导教师姓名 | 指导教师职称 | 创新项目拟培育经费(元,创业项目不填写) | 项目所属一级学科代码 | 创业项目是否含创新专利 | 已创业项目创业年限及年营业额 | 项目简介(200字以内) |
2. 项目其他成员信息填写格式(姓名/学号):如成员1/2014001,成员2/2014002,成员3/2014003,注意:逗号请用英文状态下的格式填写;
3. 指导老师姓名、职称:若有多个指导老师,请以英文状态下的逗号隔开,职称和老师姓名对应并用英文状态下逗号隔开;
4. 项目所属一级学科:3位代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简表(国家标准GB/T 13745-2009)填写;
(110数学,120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140物理学,150化学,160天文学,170地球科学,180生物学,190心理学,210农学,220林学,230畜牧兽医科学,240水产学,310基础医学,320临床医学,330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学,340军事医学与特种医学,350药学,360中医学与中药学,410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413信息与系统科学相关工程与技术,416自然科学相关工程与技术,420测绘科学技术,430材料科学,440矿山工程技术,450冶金工程技术,460机械工程,470动力与电气工程,480能源科学技术,490核科学技术,510电子与通信技术,520计算机科学技术,530化学工程,535产品应用相关工程与技术,540纺织科学技术,550食品科学技术,560土木建筑工程,570水利工程,580交通运输工程,590航空航天科学技术,610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620安全科学技术,630管理学,710马克思主义,720哲学,730宗教学,740语言学,750文学,760艺术学,770历史学,780考古学,790经济学,810政治学,820法学,830军事学,840社会学,850民族学与文化学,860新闻学与传播学,870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880教育学,890体育科学,910统计学)
附件2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第四届“工程创客行”创新创效创业大赛暨
第四届重庆市“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选拔赛
作品申报书
申报者姓名:
(集体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品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学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赛形式:□A.个人作品 □B.集体作品
类别: □A.创意类
□B.创新设计类
□C.创业计划类
□D.科学实验及社会调研论文类
□E.在营企业类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第四届“工程创客行”创新创效创业大赛暨
第四届重庆市“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选拔赛
作品申报书
申报者姓名:
(集体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品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学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赛形式:□A.个人作品 □B.集体作品
类别: □A.创意类
□B.创新设计类
□C.创业计划类
□D.科学实验及社会调研论文类
□E.在营企业类
说明
1.参赛者应认真阅读此说明各项内容后按照要求详细填写。
2.参赛选手根据竞赛类别填写A、B1、B2、B3、B4和B5表。无关表格不需要打印,填写者自行删除。
3.表内作品有关内容,可另附纸。
4.《作品申报书》纸质档由各二级学院按一式一份提交团委,同时提交电子档。
5.未尽事宜请向团委咨询。
1.参赛者应认真阅读此说明各项内容后按照要求详细填写。
2.参赛选手根据竞赛类别填写A、B1、B2、B3、B4和B5表。无关表格不需要打印,填写者自行删除。
3.表内作品有关内容,可另附纸。
4.《作品申报书》纸质档由各二级学院按一式一份提交团委,同时提交电子档。
5.未尽事宜请向团委咨询。
A.申报者情况
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按要求填写;
2.申报者须为团队负责人;
B1.申报作品情况(创意类)
说明: 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填写;
2.本表可视情况附设计草图、原理结构图、外观图(照片)等。
B2.申报作品情况(创新设计类)
说明: 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填写;
2.本表可视情况附实物照片、鉴定证书和应用证书复印件等。
申报者情况 | 姓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
学院 | 专业班级 | |||||||||||
作品名称 | ||||||||||||
寝室号 | 邮政编码 | |||||||||||
联系电话 | ||||||||||||
其他作者情况 |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所在单位 | ||||||||
指导老师姓名 | 联系电话 | |||||||||||
二级学院 推荐意见 |
签章: 年月日 |
|||||||||||
2.申报者须为团队负责人;
B1.申报作品情况(创意类)
作品全称 | |
作品的目的、基本思路以及创新点 | |
该作品是否属于独创 | 该作品是否在公开查询渠道无法被查询到,如网络搜索到的类似创意的新闻报道,可查询到的类似专利。 |
作品在何时、何地、何种机构举行的评审、鉴定、评比、展示等活动中获奖及鉴定结果 | |
该作品的可行性、产品优势、目标用户分析 | 对该创意的实现途径和需要使用到的现有技术以及产品优势、目标用户进行描述,不超过1000字。 |
备注 |
2.本表可视情况附设计草图、原理结构图、外观图(照片)等。
B2.申报作品情况(创新设计类)
作品全称 | |
作品研发团队优势、劣势介绍 | |
作品的目的、基本思路以及创新点 | |
该作品是否属于独创 | 该作品是否在公开查询渠道无法被查询到,如网络搜索到的类似创意的新闻报道,可查询到的类似专利。 |
作品在何时、何地、何种机构举行的评审、鉴定、评比、展示等活动中获奖及鉴定结果 | |
作品所处阶段 | () A实验室阶段 B中试阶段 C生产阶段 D(自填) |
技术转让方式 | 无转让 □ 有转让 □ ()A.专利权转让 B.专利申请权转让 C.专利实施许可 D.非专利技术转让 E.其他 |
作品可展 示的形式 |
□实物、产品 □模型 □图纸 □光盘 □现场演示 □图片 □视频 □样品 |
该作品使用说明及技术特点和优势;该作品的使用范围及推广前景的技术性说明;作品的市场分析和经济效益预测 | 不少于1000字 |
作品研究数据图表、原理结构设计图或外观设计图 | |
专利申报情况 | □提出专利申报 申报号 申报日期年月日 □已获专利权批准 批准号 批准日期年月日 □未提出专利申请 |
备注 |
2.本表可视情况附实物照片、鉴定证书和应用证书复印件等。
B3.申报作品情况(创业计划类)
说明: 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填写;
2.本表可视情况附市场分析引用数据来源、市场调查样表、专利证书扫描件等佐证文件。
作品名称 | |
创 业 计 划 书 |
请按如下提纲撰写创业计划书,不低于3000字并附后。 计划书撰写提纲: 1.执行总结; 2.产品或服务介绍; 3.市场分析与预测; 4.营销策略; 5.公司战略与管理; 6.财务分析与预测; 7.关键风险和问题分析; 8.法律分析。 建议在指导老师帮助下,在网上搜索范文比照书写。 |
备注 |
2.本表可视情况附市场分析引用数据来源、市场调查样表、专利证书扫描件等佐证文件。
B4.申报作品情况
(科学实验、社会调研论文类)
作品全称 | |
作品所 属领域 |
()A.科学实验B.社会调研 |
作品撰写的目的和基本思路 | |
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
作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 |
作品摘要 (300字左右,作品附后) |
|
作品在何时、何地、何种机构举行的会议或报刊上发表,作品所获奖励以及评定结果 | |
实验、实践、调查方式 | |
主要取样 及数量 |
如实验取样xx,共xx个,调查单位xx个xx人次,证明人。 |
备注 |
2.作品必须严格按照论文和调研报告书写格式,包括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调查样表等必要内容,字数原则上控制在3000至5000字,并将作品附后。
B5.申报作品情况(就业型创业类)
企业名称 | |
创 业 情 况 介 绍 |
1.企业概况:法定代表人情况、股权结构、项目的营业收入、税收上缴、现金流量、持续盈利能力、市场份额等情况;主营业务利润、总资产收益、净资产收益、销售收入增长等情况。 2.发展前景:项目的产业背景和市场竞争环境;项目的市场机会和有效的市场需求、所面对的目标顾客;项目的独创性、领先性以及实现产业化的途径等;项目的商业模式、研发方向、扩张策略,主要合作伙伴与竞争对手等;面临的技术、市场、财务等关键问题,提出合理可行的规避计划。 3.营销策略:结合项目特点制定合适的市场营销策略,包括对自身产品、技术或服务的价格定位、渠道建设、推广策略等。 4.财务管理:股本结构与规模、资金来源与运用;盈利能力分析;风险资金退出策略等。 |
备注 | 创业策划书须附后 |
2.本表视情况附报税情况、营业额登记、市场调查问卷、专利证书、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等佐证。